侧脑室注射P物质在电针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中的作用
目的:探索侧脑室注射P物质(substance P,SP)在电针治疗局灶性脑缺血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normalsaline,NS)组、SP组、电针组和SP+电针组,每组各1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NS组和SP组大鼠分别在MCAO后24 h侧脑室注射NS和SP,在MCAO手术同时进行电针治疗,SP+电针组在电针治疗基础上于MCAO后24 h侧脑室注射SP。以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laenyl tetrazoliumchloride,TTC)染色法测定脑缺血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SP含量。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电针组在MCAO后24 h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P<0.05);SP+电针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电针组和SP+电针组脑梗死面积显著缩小(P<0.01)。SP+电针组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中S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 结论:侧脑室注射SP 可增强电针治疗局灶性脑缺血的疗效。
局灶性脑缺血 P物质 侧脑室注射 电针
沈德凯 杜鹏程 吴婷婷 池建淮
安徽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国内会议
针灸经络研究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针灸学会文献专业委员会2010年会
合肥
中文
228-232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