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针刺不同经穴干预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下丘脑内单胺类递质的相对特异性

目的:研究针刺不同经穴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区内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经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为经脉脏腑相关与脑联系研究提供实验支持。 方法:随机从80只大鼠中选择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结扎冠状动脉旋前降支复制动物模型。选取模型复制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电针“神门”穴组、电针“内关”穴组、电针“太渊”穴组,每组10只。按组分别电针大鼠左侧手少阴心经“神门”穴、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或手太阴肺经“太渊”穴,每次刺激10 min,连续3天。第3天电针完毕后腹腔注射麻醉,活体开颅取脑,于冰上切取下丘脑室旁核区2 mm×2 mm×2 mm脑组织。采用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区内单胺类递质的含量。 结果: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区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电针后,与模型组相比“内关”组、“神门”组NE、DA、5-HT含量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太渊”组NE含量升高(P<0.05),DA、5-HT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提示电针“神门”穴、“内关”穴皆可促进心肌缺血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区单胺类递质含量恢复,且二者的效果明显优于电针“太渊”穴。 结论:下丘脑室旁核区参与电针抗心肌缺血的中枢调控,其单胺类神经递质是电针抗心肌缺血损伤的中枢调控物质,不同的经穴之间具有相对特异性的中枢调控物质基础。

电针 经穴 下丘脑 单胺类神经递质 相对特异性

汪克明 刘婧 吴子建 王月兰 陈业农

安徽中医学院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038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国内会议

针灸经络研究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针灸学会文献专业委员会2010年会

合肥

中文

239-243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