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心经与肺经相对特异性作用的中枢调控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心经与肺经相对特异性作用的中枢调控机制,为进一步探索经脉脏腑与脑相关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选择健康在校大学生10名,采用改良组块设计,采取静息状态(留针)与刺激状态(捻针)交互进行的方式,扫描开始之前进针,然后开始扫描采集fMRI数据,先静息32个时间点,然后32个时间点行捻针刺激,再静息留针48个时间点,再捻针刺激32个时间点,最后静息留针16个时间点,功能像采集共持续10分44秒。采用一次性无菌不锈钢毫针针刺受试者左侧太渊或神门穴;用捻针和留针(非捻针)两种手法,捻针用平补平泻方法,左右捻针,频率为1Hz,进针深度约1.0cm。针刺由一名多年工作经验的针灸医师完成,以避免因针刺操作者手法的不同对实验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实验结束后,详细询问并记录每一志愿者的针刺感觉和检查过程中的其它感觉或心理活动。数据分析采用功能性神经影像分析软件AFNI处理。 结果:针刺心经神门穴和肺经太渊穴可以引起不同脑区的激活或负激活,差异性显著。 结论:心经与肺经作用的中枢调控存在相对特异性。

经脉脏腑相关 相对特异性 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

吴子建 蔡荣林 徐春生 胡玲 李传富 周逸平 胡吴斌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8

国内会议

针灸经络研究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针灸学会文献专业委员会2010年会

合肥

中文

273-279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