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目的:对以传统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研究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价值的文献进行Meta汇总分析。方法:以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狭窄,64-Slice CT(computertomography),comventional coronary angiography,CAG,coronary stenosis等为检索词,检索2004年1月~2008年1月cochrane图书馆,Pubmed,OVI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等的相关英文和中文文献。将纳入标准设置为:1、研究目的均为评价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价值;2、金标准为传统冠状动脉造影;3、所有纳入研究的人员均一月内相继进行了64层螺旋CT和金标准的的检查;4、文献能直接或间接提供原始数据计算敏感度、特异度;5、研究对象≥20人:6、评价冠脉血管阶段≥12段,测量血管直径最小达1.5mm,狭窄程度≥50%诊断为狭窄。排除对血管支架术后及冠脉搭桥术后评价的文章。对符合条件的原始研究进行质量评估、异质性检验。汇总敏感性和特异性,通过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来综合评价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价值,最后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人10篇文献,其中5篇为A级,5篇为B级。异质性检验发现纳入研究存在异质性,按照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汇总灵敏度和特异度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19(0.903,0.933)和0.971(0.957,0.981),SROC曲线下面积为98.84%。纳入文献稳定性好。结论:汇总目前有关研究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价值的研究显示64层螺旋CT是一种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但对冠脉血管具体节段进行分层分析的文献较少,且质量不高,因此尚不能对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具体某节段有无狭窄及狭窄程度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进行评价,对此还需要高质量的研究来更准确的评价其临床价值。
64层螺旋CT 传统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 Meta分析
张鹏 李白艳 周晓珊 张玫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
国内会议
乌鲁木齐
中文
876-880
2010-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