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肝脏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CT灌注成像(CTPI)概念是最早由Miles等于1991年首次提出,是指在静脉团注对比剂后对所选定层面行同层动态扫描,根据该层面内像素点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 density curve,TDC)计算出各种灌注参数,并根据色阶赋值形成伪彩灌注图像,从而较直观地了解器官的血流灌注状态。目前,CTPI已较多地应用于颅脑肿瘤血供及缺血病变的评价中,并获得较好的结果,随着多排CT的普及,灌注成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其他实质器官如肝脏、胰腺、肺部的血流灌注评价中,肝脏因为其双重血供的特点及病变血供的多样,因而其CT灌注成像具有一定特异性和诊断难度,也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现就将肝脏CT灌注成像的原理、图像后处理及临床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肝脏 CT灌注成像 临床应用

李小荣 欧陕兴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放射科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届全国磁共振学术大会

乌鲁木齐

中文

942-945

2010-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