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鼻咽癌2008、1992及2002 UICC分期法对比研究(附285例分析)

众所周知,鼻咽癌是在中国、尤其是在广东高发的肿瘤,被俗称为“广东瘤”,对于鼻咽癌的治疗,一直采用放疗为主的方法。准确的肿瘤分期对于治疗方案设计、治疗效果评价、预后判断等都非常有意义。1992年以CT图像为诊断分期依据的鼻咽癌”92分期确定后,一直被在国内广泛应用,至今已17年,许多文献研究也初步确定其合理性。2002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发表了UICC分期第6版。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MRI以其优良的软组织分辨率和三维成像显示病变的能力,在鼻咽癌的诊断和分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和总结。经过近2年的讨论和准备,2008年12月26日,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23名专家达成共识,形成了鼻咽癌2008年分期方案。为此,笔者根据我院285例病理确诊的鼻咽癌资料,初步对中国鼻咽癌2008年分期法、1992分期法以及2002年UICC分期法进行对比,探究3种分期方法对临床分期的影响及主要影响因素。

鼻咽癌 临床分期 影响因素 治疗效果

杨绮华 梁碧玲 杨泽宏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届全国磁共振学术大会

乌鲁木齐

中文

206-211

2010-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