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啮齿类大、小鼠肝、肾、胃细胞超微结构的比较观察

目的:比较常用啮齿类鼠科实验动物大鼠和小鼠肝、肾、胃细胞超微结构的差异。 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KM小鼠各10只,处死后取材,制作电镜标本,用透射电镜观察大、小鼠肝细胞、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胃黏膜壁细胞超微结构的异同点。 结果: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略大、小鼠粗面内质网稍多。大鼠胃壁细胞分泌小管更发达。大、小鼠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核椭圆,线粒体长杆状,平均短径0.2 μm,每个细胞可见数个溶酶体,粗面内质网丰富,无明显差异。 结论:大鼠肝、肾细胞线粒体代谢功能较强;小鼠肝、肾细胞则以内质网合成较强,提示损伤后肝细胞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但肾细胞损伤后会影响蛋白合成功能。大鼠胃酸分泌功能强于小鼠。

超微结构 修复能力 啮齿类鼠科

潘华 俞彰 周光兴

复旦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上海 200032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电镜中心实验室,上海 200032

国内会议

华东地区第十一届实验动物科学学术交流会暨实验动物规范化、标准化研讨会

烟台

中文

44-47

2010-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