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治疗猕猴艾滋病模型的初步研究
目的:明确体外导入EKM基因的实验猕猴感染SHIV-KB9后,病毒复制和免疫反应情况,为基因治疗AIDS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用血清学方法筛选出无SIV、STLV、SRV/D和B病毒感染的猕猴7只,实验当天一边回输自体储备血75ml,一边采集猴外周血75ml进行CD4+T细胞分离培养,并导入EKM基因,培养结束后收获细胞静脉回输猴体后再进行SHIV-KB9感染。采用流式细胞术(FCM)、血常规检测、病毒栽量检测和基因拷贝数检测的方法确定导入基因后的实验猕猴感染SHIV-KB9后体内病毒复制和免疫损伤情况。 结果:导入基因和回输细胞的实验猕猴其血浆病毒载量峰值都与已报道的推迟2周左右出现,比空白对照组推迟11天出现,其血浆病毒载量峰值比空白对照组峰值低约100倍,流式结果表明其CD4+T细胞计数也稳定在一定水平,CD4/CD8比值未出现明显倒置。实验组猕猴在试验结束时均未发展为猴AIDS。 结论:导入EKM基因的CD4+T细胞在治疗猕猴AIDS模型中显示了一定的效果,其血浆病毒载量峰值推迟了11天出现,且血浆病毒载量值低于空白对照组峰值约100倍,但更确定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EKM基因 艾滋病 实验猕猴 血清学方法
陆彩霞 高家红 江勤芳 孙晓梅 代解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昆明 650118
国内会议
华东地区第十一届实验动物科学学术交流会暨实验动物规范化、标准化研讨会
烟台
中文
436-443
2010-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