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灌流技术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浆灌流技术(PP)在临床各科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治疗价值和安全性。 方法:应用PP技术对25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进行87例次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aO2/FiO2)、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尿量、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以及生化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PP的不良反应。 结果:患者PP后血清CRP、BUN、Cr、PCT水平较PP前明显下降,MAP、PaO2/FiO2明显上升(P<0.01),SIRS评分、APACHE Ⅱ评分、血清总胆红素、血氨水平、呼吸频率、心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P<0.05);而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计数、白蛋白、球蛋白水平以及尿量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PP治疗期间,1例次出现寒战,1例次出现低血压,不良反应率为2.3%,应用钙剂、激素以及补液治疗后好转。 结论:PP技术通过有效清除炎症介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从而提高了生存率,不良反应轻微。
血浆灌流技术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危重患者 治疗价值
苏海华 王永红 胡寿贵 温冰 张继平
天津塘沽海洋石油总医院功能科 300452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29-33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