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甲状腺微小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临床意义:117例颈淋巴清扫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颈淋巴结转移规律,以便指导TMC颈淋巴结的恰当处理。 方法:回顾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1999年1月至2010年5月行颈淋巴结清扫的117例病人颈淋巴结转移情况,结合文献复习,讨论TMC局部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影响因素、诊断方法、与预后的关系及处理意见。 结果:病人男20例,女97例,中位年龄4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颈前包块、超声发现可疑TMC病灶。62例(62.65%)例为单发,55例(37.35%)为多发,最多者达11个;单侧87例,双侧30例;肿瘤小者仅镜下可见,≤5mm者55例,>5mm者62例。治疗性功能性颈淋巴清扫组30例,预防性区域性(6、3、4区)颈淋巴清扫87例,总淋巴结转移53.8%:前者96.7%,后者23.3%(P<0.000)。常见颈部淋巴结转移部位依次为6、3、4、2区,5区仅1例,跳跃式转移为6.0%。本组超声检查判断淋巴结有无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9.0%、98.1%和55.5%。术中淋巴结快速病理检查有13.8%假阴性。肿瘤数目、大小、部位和淋巴结转移相关。术后并发暂时性低钙血症14例(12.0%),喉返神经损伤2例(1.7%)。随访1月~11年,平均35个月,全组无死亡,无复发,1例肺转移者带瘤生存。 结论:TMC转移率高,术前评估及术中快速活检均有一定比例假阴性,结合TMC颈淋巴转移高危因素和转移规律,有选择的预防性区域性颈淋巴清扫术可为TMC淋巴结处理的安全方法。

甲状腺微小癌 颈淋巴结 转移规律

范西红 贺青卿 庄大勇 范子义 郑鲁明

济南军区总医院 甲状腺乳腺外科 山东济南 250031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内分泌外科学术会议

济南

中文

10-16

2010-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