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典型材料——以四川省彭山县果园村为例

“一村一品”主要是倡导每个县、乡、村都要充分利于当地的当地的资源优势,挖掘或者创造出本地区标志性的产品,并形成一种特色品牌。“一村一品”,实现了农产品生产规模化,有利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优质优价,有利于创立农产品品牌,有利于新技术的开发、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实现区域标准化生产。本文以一村一品典型村…四川省彭山县国伟村为例,介绍该村特色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以及主要的做法。观音镇果园村地处四川省彭山县城北部,成乐高速、县道观保路、通济堰灌溉渠纵贯全境,北接观音机场,土地肥沃。果园村幅员面积4.08平方公里,全村辖10个农业社,有耕地面积3622亩,总户数1141户,总人口3947人。2008年,按照县委、县政府“一村一品”的发展要求,观音镇党委将葡萄定格为果园村“一村一品”。
特色农业 区域标准化 生产规模
孙丽娜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 625014
国内会议
乌鲁木齐
中文
211-212
2010-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