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川芎有效部位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的影响
目的:观察赤芍川芎有效部位(芎芍胶囊,XSC)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斑块内血管新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5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XSC低剂量组和XSC高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高脂饲料喂养,2周后行球囊导管血管损伤术,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继续高脂喂养,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2.5mg/(kg·d),XSC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芎芍胶囊0.24g/(kg·d)和0.48g/(kg·d),连续给药6周后,各组采血测血脂;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e C-reactiveprotein,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利用图像软件定量测量斑块面积(PA)、血管横截面积(CVA)及校正斑块面积(PA/CVA);免疫组化法检测斑块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actor Ⅷrelatedantigen,FⅧRAg)蛋白表达。 结果: ①XSC高、低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VEGF和FⅧRag的表达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 ②血清hsCRP模型对照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和XSC高、低剂量组均比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 ③辛伐他汀组和XSC高、低剂量组较模型对照组对血清总胆固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P<0.01);辛伐他汀组还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④辛伐他汀组、XSC低剂量组和XSC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PA/CVA显著降低(P<0.01)。 结论:赤芍川芎有效部位具有一定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作用,其机制除了调节脂质代谢和抑制炎症反应,还可能与抑制斑块内血管新生有关。
动脉粥样硬化 赤芍川芎 血管新生 炎症反应
张璐 蒋跃绒 郭春雨 吴彩凤 陈可冀 殷惠军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中心,北京 100091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67-73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