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解毒与活血配伍干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泡沫化细胞形成的炎症机制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As)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人类死亡的首位原因。Ross教授1999年提出的“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已得到学术界共识。炎症介质在As斑块的起始、进展以及斑块的易损性(不稳定性)和最终破裂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将这一现代医学新进展联系中医药理论和临床,进行中西医结合创新性思考,我们认为单纯的活血化瘀对炎症病理环节作用显得不足,提出从毒邪致病理论对心血管病急重症中医病机与治则进行创新探讨的思路,于7年前提出,不稳定型心绞痛作为心绞痛的特殊类型具有毒邪致病的特点,毒损心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病机,解毒为其重要治法;后来又提出“毒、瘀致易损斑块”和“解毒活血法稳定易损斑块”的假说。相应提出清热解毒与活血化瘀配伍可望进一步提高对相关疾病的疗效。单核巨噬细胞经外源性致炎物质脂多糖(LPS)激活,摄取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并吞噬大量脂质形成泡沫细胞,是早期As的标志。

动脉粥样硬化 载脂蛋白E基因 泡沫化细胞 炎症机制

张文高 刘美霞 刘龙涛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济南市 250014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广州市 510405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市 100091

国内会议

第九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天津

中文

186-190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