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放疗期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抗抑郁药物干预效果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在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前后的所谓围放疗期不同的心理状况变化以及抗抑郁剂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方法:对115例癌症住院患者在放疗前(放疗开始前1天)、放疗期间(放疗结束前1天)、放疗结束后2周的围放疗期三个不同时间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另外62名放疗患者按接受放疗的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设为药物干预组(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6周)和对照组,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查,探讨围放疗期抗抑郁药物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结果:①SCL-90评分结果显示,癌症患者在放疗前躯体化、焦虑、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均分;在放疗期间躯体化、焦虑、抑郁因子分却与国内常模均分无差异;放疗结束后2周随访时的焦虑、抑郁因子分又反弹,高于国内常模均分,而躯体化因子分与国内常模均分比较不再有差异。②HAMA、HAMD测查结果显示,抗抑郁药物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放疗前焦虑、抑郁差异不显著;放疗期间的焦虑、抑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后2周的焦虑、抑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应重视癌症放疗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并应用抗抑郁药物,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增强癌症放疗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癌症 放射治疗 心理状况 抗抑郁药物
陈建华 李桂兰 汪达山 董江宁 潘明 刘新民
皖南医学院附属池州市人民医院 池州 247000 皖南医学院心理学教研室 247000
国内会议
石家庄
中文
66-68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