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氨酸羟化酶2基因、家庭环境因素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关联分析
目的:探讨色氨酸羟化酶2(Typtophan Hydtroxylase 2,TPH2)基因、家庭环境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与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ity Disorder,ASPD)的关系。 方法:选取TPH2基因rs4290270、rs7305115两个多态性位点,采用PCR—RFLP基因分型技术测定117例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和142名健康人的TPH2基因多态性分布,并运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amily 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FES—CV)评估其家庭环境。 结果:ASPD组TPH2基因rs4290270、rs7305115两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单体型分析显示ASPD组TA单体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6.177,P<0.05),相对危险度(OR)值为1.865,95%可信区间(CI)为”1.135—3.065”。其他单体型在两组间未见差异有显著性。TA单体型与家庭环境十个因子的交互作用分析表明家庭环境中的情感表达、道德宗教观两个因子与TA单体型存在交互作用(P<0.05),OR值分别为1.122和1.080;95%CI分别为”1.043~1.206”和”1.010~1.155”。 结论:TPH2单体型TA可能与ASPD的发生有关,负性的家庭环境可能进一步加重携带危险单体型对个体的不利影响,个体发生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易感性更高。
反社会人格障碍 色氨酸羟化酶2基因 家庭环境 单体型
吴岩峰 柯晓燕 谭钊安 郑大同 张建平 茆正洪 曾彦英 张建秋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心理科 南京 21001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同济大学医学院 江苏省南京监狱
国内会议
石家庄
中文
191-194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