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压力源与压力强度对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压力源、压力强度对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便为今后的心理咨询和心理保健提供依据,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方法:采用Beek—Srivastava压力量表(BSSI)对791名护理专业大学新生的压力源、压力强度进行检测,同时结合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相关评定。 结果:护理专业大学生存在的压力明显高于临界值,同时,SCL-90各因子与中国正常人常模比较,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性5个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性别方面,男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7个因子得分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结论: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状况总体不佳,应引起学校重视并及早进行相关辅导.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社会、职业适应能力,使其身心健康地学习、成长,成为护理事业合格的后备力量。

压力源 压力强度 护理专业 心理健康 大学生

孙海娅

济宁医学院 272013

国内会议

第十二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石家庄

中文

290-292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