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和不同疾病儿童肠道细菌DNA含量的动态测量
目的:了解正常和不同疾病儿童住院期间肠道细菌量的变化。 方法:收集正常儿童、足月儿、早产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过敏性紫瘕(HSP)、支气管肺炎患儿住院不同时间的粪便标本,提取标本中细菌DNA,用分子生物学专用分光光度仪测量所收集标本的细菌DNA-A260值。 结果:足月儿组生后第1、4和7d的粪便标本中细菌的DNA-A260值分别为476.53±83.5,825.38±95.84,952.73±95.57。早产儿组生后第1、4和7d的粪便标本中细菌的DNA-A260值分别为377.20±93.40,560.10±93.56,710.00±94.0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大剂量甲氨堞呤(HDMTX)化疗前1d、化疗后第3、7d和对照组儿童的粪便标本中细菌DNA-A260值分别为2436.3±768.6,1496.5±577.1,1966.6±598.3,3479.3±870.5。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前1d、治疗后第3、7d和对照组儿童的粪便标本中细菌的DNA-A260值分别为2225.9±616.1,1780.3±547.4,2055.6±570.2,3605.9±1096.9。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后第1、3、7d和对照组的粪便标本中细菌的DNA-A260值分别为2353.17±868.71,1448.47±534.81,1905.97±703.52,3433.90±897.22。 结论:正常儿童粪便细菌DNA-A260值比ALL、HSP和支气管肺炎患儿高,足月儿比早产儿高。治疗患儿在治疗早期细菌的DNA-A260值减低明显,治疗后期有逐渐恢复至正常的趋势。结果提示不同疾病患儿在住院和治疗期间的肠道菌群有紊乱,其紊乱程度各有不同。
疾病儿童 肠道细菌 DNA含量 动态测量
黄永坤 杨武 曹志琅 姚萍 段晶 王艳丽 娄俊丽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215-220
2010-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