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分节段植骨内固定治疗跳跃性胸腰椎结核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分节段植骨内固定治疗治疗跳跃性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4年1月~2008年1月收治跳跃性脊柱结核患者2 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18-63岁,平均42.5岁;病灶累及2个椎体6例,累及3个椎体8例,累及4个椎体6例,累及4个椎体以上3例;同一患者2个部位结核19例,3个部位结核4例;胸椎跳跃性结核11例,胸腰段跳跃性结核5例,腰椎跳跃性结核7例;间隔一个椎间盘者3例,间隔1个椎体者12例,间隔2个椎体者4例,间隔3个及以上椎体者3例。13例合并脊柱后凸畸形,其中胸椎后凸5例,Cobb角平均54.6°±8.6°(45°-66°),胸腰段后凸4例,Cobb角平均30.5°±4.1°(27°-35°),腰椎后凸4例,Cobb角平均11.3°±8.5°(0°-20°)。术前静脉抗痨3-7天,术中一期行前路结核病灶清除、分节段植骨及内固定,术后常规抗痨9-12个月。随访观察结核治愈情况。 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47.0min±31.7min(120-200min),术中出血平均726.1m1±190.0ml(400-1000ml)。随访15~36个月,平均21.5个月,21例术后3个月时术植骨融合,2例6个月植骨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植骨块移位、骨不连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术后后凸畸形明显改善,5例胸椎后凸患者Cobb角平均32.6°±3.8°(28°-38°),4例胸腰段后凸患者Cobb角平均18.3°±6.2°(10°-25°),4例腰椎后凸患者cobb角平均-22.5°±-6.2°(-30°-15°),随访期间Cobb角无丢失.2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复发,其中1例由于病灶清除不彻底复发,1例由于未坚持抗痨而复发,均重新清创引流、置管局部化疗、重新抗痨1年后治愈。 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分节段植骨内固定治疗治疗跳跃性胸腰椎结核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具有结核病灶清除彻底、便于脊柱重建的优点。

植骨内固定 跳跃性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

舒用志 王文军 羊明智 晏怡果 王程 石永新

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 湖南衡阳 421001 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 湖南衡阳 21001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脊柱及骨关节结核病专题研讨会

张家界

中文

78-81

2009-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