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跃性椎体及相隔单椎体结核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相隔单椎体跳跃性椎体结核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对24例相隔一个正常椎体的跳跃性胸腰椎椎体结核患者实施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体钉棒内固定治疗,植骨采用自体髂骨-肋骨或钛网-肋骨植骨。男14例,女10例;年龄22-67岁,平均43岁。病变范围:T4-L3,胸椎15例,胸腰段6例,腰椎3例。两处跳跃病变破坏2个椎体4例、3个椎体7例、4个椎体10例;三处跳跃病变破坏5个椎体2例,6个椎体1例。病变节段后凸角;胸椎30°-50°,胸椎段15°-30°,腰椎10°-20°。4例伴不完全瘫痪。术前强化抗痨2-4周,术后规则抗痨1年。 结果:24例患者随访2.1-5.1年,平均.4年。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早期肺不张2例,腹胀1例,经保守治疗1周后恢复。术后1-3个月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逐渐恢复正常。手术矫正后凸畸形10°-30°,末次随访畸形矫正角度丢失<5.1°。植骨于术后3个月开始出现融合,随访期间无植骨块移位和内固定松动、折断。4例不完全截瘫患者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相隔单椎体跳跃性椎体结核可彻底清除病灶、矫正后凸畸形、重建和维持脊柱稳定性。
椎体结核 脊柱融合体 内固定器 跳跃性椎体 手术治疗
陈勇 时胜民 于逸仙
鞍山市千山医院骨科 鞍山市千山医院
国内会议
张家界
中文
82-84
2009-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