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胸腰椎结核I期病灶清除内固定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I期实施脓肿引流、病灶清除、脊髓减压、畸形矫正、植骨融合及稳定性重建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本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45.7岁(25-61岁).病程15天-30年,患者皆有局部疼痛,15例发生脊髓神经功能障碍,13例伴有肋间神经痛,术前Frankel分级:A1例,B5例,C5例,D4例,E8例.通过X-Ray、CT、MRI明确诊断,病变部位T2-L5,其中累及单椎体3例,2个椎体9例,3个椎体7例,4个椎体4例;连续型18例,跳跃型2例:中心型结核4例,其余为混合型;椎旁脓肿16例,髂窝流注性脓肿4例.伴有后凸畸形15例,平均Cobb角44.70.术前血沉正常7例,其余为28-130mm/h。本组患者术前应用三联(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化疗2周,I期手术进行病灶清除、脓肿引流,脊髓减压、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8例前路,9例侧前方入路,6例后路.术后化疗持续8个月,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 结果:术后1例后路手术出现慢性窦道,其余刀口皆为一期愈合,疼痛是最先解除的症状,随访8个月-3年(平均27个月),植骨融合满意,未见内固定失败及复发;后凸角度平均矫正210,脊髓功能皆有不同程度恢复,Frankel分级:C1例,D7例,E15例.3例侧前方入路出现胸膜破裂,4例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1例钛网位置欠佳,无脓胸发生和迟发性脊髓功能丧失,术后血沉5-60mm/h,平均2个月后恢复正常. 结论:胸腰椎脊柱结核I期手术脓肿引流、病灶清除、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同时进行畸形矫正和脊柱稳定性重建,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未见内固定物的使用在脊柱结核的治疗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

胸腰椎结核 手术治疗 病灶清除 内固定 疗效观察

郑燕平 刘新宇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科 济南 250012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脊柱及骨关节结核病专题研讨会

张家界

中文

122-126

2009-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