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一期前后方融合后路内固定治疗高胸段多椎体脊柱结核

目的:探讨高胸段多椎体脊柱结核一期前后方融合、后路内固定治疗的疗效。 方法:2000年3月至2003年8月,应用一期经肋横突切口,侧前方病灶清除、植骨(或钛网植骨+Kanada),加后路钉、钩、棒系统内固定、椎板植骨治疗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18~56岁,平均35.2岁.病变节段T2~T54例,T3~T58例,T3~T65例,T3~T72例,T2~T71例;累及连续的椎体数目3个椎体8例,4个椎体9例,5个椎体2例,6个椎体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44°±3.2°),最重的1例后凸畸形达90°;19例伴不完全截瘫。所有病例术前均进行适当的抗痨治疗,术后20例随访12~43个月,平均24个月. 结果:术后伤口全部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术后1~3个月内ESR、CRP恢复至正常水平,胸椎后凸畸形均明显改善,术后后凸角度19°±6.5°(P<0.01),随访时无加重。随访1年时均获骨性融合。19例不完全性截瘫患者,Frankel分级平均恢复1.26级,并发症主要有瘫痪一过性加重1例(90°后凸患者),入路侧肺不张1例,经对症处理治愈. 结论:高胸段多椎体脊柱结核的一期前后方融合、后路内固定治疗可行且有效,能较好地解决清除病灶、前方减压、植骨稳定、矫形等问题.

脊柱结核 高胸段多椎体 内固定治疗 前后方融合 临床疗效

张宏其 吴建煌 邓展生 胡建中 刘金洋 葛磊 陈静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 湘雅脊柱外科中心 长沙 410008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脊柱及骨关节结核病专题研讨会

张家界

中文

148-150

2009-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