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课改中为讲授法辩护

在新课改背景下,讲授法遭遇到了困境:讲授法似乎成了众矢之的,许多人把它称为“填鸭式”、“满堂灌”,片面地把运用讲授法的老师称作“讲稿先生”。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文字大多谈“讲”色变,讲授法似乎成为了传统教育失败的罪魁祸首,成为了可怜的替罪羔羊。我们分析讲授法在新课改中遭受困境的主要原因有: 1.多数人对目前教育问题的片面归因;2.教师的不合理实施;3.新课改中新的理论的冲击。我们发现其原因多是由于讲授法本身以外的因素造成,而不是讲授法自身的原因。讲授法的合理性首先可以通过其自身的思想基础来证明:心理语言学实验证明了讲授法要求以学生复杂、积极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奥苏贝尔的研究证明了讲授法是教学方法中比较高级的一种;维果茨基的理论证明了讲授法与人类的高级心理机能相关。同时,讲授法长期占主导地位有其实践优势:方便高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学生传递大量的、经过教师科学而有效加工过的重要信息,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消化课程内容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接受和继承人类文化遗产,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讲授法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可以对学生直接传授知识和进行直接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最好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时发现和调整课堂教学,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讲授法受到地域与教育条什的制约力较小,应用广泛;且它是人多教师最擅长的方式,能有效保证教学效果。 另外,讲授法能作为我们主要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它符合我国的教育国情: 1.讲授法适合于我国学龄人口多而优势资源少的国情;2.讲授法适合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均衡的教育状况;3.讲授法适合于我国目前教学内容与教材的实施;4.讲授法是我国教学的传统优势。最后,要强调的是,讲授法有其理论基础和自身的优势,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主要教学方法,但我们也要承认,它不是唯一的方法。我们应该追求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要发挥优势、加强劣势,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新潮与先进。陶行知说过:“只问适不适,不问新与旧”。我想,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的有效性无疑才是我们共同始终追求的目标。

讲授法 新课程改革 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 教育国情

田娟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

国内会议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国际学术论坛暨首届研讨会

北京

中文

401-408

2008-1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