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那地·那人——那建筑——从文化谈民族建筑的未来
总结思想,回顾历史,5000年的中国文化进程中,建筑在历史长河总无非经历了两个方向:一个是纵向时间上的演进。一个是横向地区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和比较,提取出民族建筑一般发展的内在因素——广义文化,并进一步解析出民族建筑的广义文化坐标——“那时,那地,那人”,强调从建筑创作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人类文化这三个方面对民族建筑进行界定,以求达到文化上建筑在历史空间中的一一定位,并从中得出人类文化的两重性,包含设计者和使用者两个文化层面。通过建筑师对当地文化精神的的理解和把握,把自身文化与当地文化相融和,最终反映到民族建筑上来。
民族建筑 建筑文化 文化坐标 文化两重性
杨旭明 古云峰 苟中华
西南民族大学 浙江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
北京
中文
161-165
2008-1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