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拥塞控制机制的显式拥塞指示算法
TCP采取端到端的拥塞控制机制。起初,端点获得拥塞信息是靠传输路径上的路由器队列溢出而丢弃数据包,使得发送方TCP定时器超时而采取控制策略。后期出现了基于路由器的主动队列管理(AQM)和随机早期检测(RED)算法,实现了拥塞避免机制。但仍采用丢包方法提示TCP端点,这对延迟和丢包敏感的应用存在问题。为此,提出了对TCP/IP协议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在IP中增加显式拥塞指示(ECN)。ECN以AQM为基础,但它不再以丢包作为指示而是设置IP报头中的特定位来指示端点有拥塞发生,从而建立了TCP端点了解网络拥塞状态的新机制,使得网络服务性能得以改善。这种新技术虽已在Intemet中采用,但它注定要面临很多新的问题。
拥塞控制 拥塞避免 主动队列管理 随机早期检测算法 显式拥塞指示
季福坤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廊坊 065000
国内会议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网络应用分会2008年网络新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青岛
中文
9-12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