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洱海表层水体中氮素空间变异研究

洱海是云南省内的第二大淡水湖泊,其水环境安全和富营养化防治意义重大,氮素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元素之一,对于指示洱海水环境质量以及水功能特征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统计学技术,对洱海表层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素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洱海表层水体中总N含量的数值差异最大,其变异系数为34.84%:水体中NH4_N、溶解性N和TN空间变异主要由随机因素引起,而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变异占次要部分;洱海表层水体中不同形态N空间分布规律为:NH4_N的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两处高值区,分别出现在弥苴河、罗时江的江口以及苍山十八溪的万花溪入洱海处,并呈现自南向北逐步增多的空间变化特征;NO3_N含量高值则出现在洱海南部区域;而可溶性氮和总氮含量在洱海中部地区出现高值分布区,并呈现向南北方向浓度降低的空间变化。本研究对于洱海水质保护、富营养化机理的研究以及流域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洱海 氮素 地统计学 Kriging插值 地理信息系统 表层水体

王世岩 刘晓波 彭文启 李振海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38

国内会议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第九届青年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219-224

200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