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尊重并善用民间规则:民族旅游场域中民族文化保护的有效路径

随着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深入认识,民族文化的保护纳入了全世界的视野,在民族文化开发的过程中动态的保护民族文化也成为了一种主流观点,而其中最为引人关注且争议性最大的开发方式就是旅游,因为旅游可能会带来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商品化而破坏其真实性。国家的法律和行政措施并没有对此置之不理,但其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一个社会的“制度事实”并不是只有国家规范,当国家规范在民族旅游中如何保护民族文化这个问题上有局限性时,我们是否就应当寻求民间规则的帮助。基于此种思考,笔者反思了民族旅游中民族文化同化和商品化的现象,应对这两种民族旅游开发中最令人关注的问题,笔者阐述了作为民族文化一部分的民间规则的记录性、可操作性和其文化属性以应对民族文化同化的现象,再通过介绍民间规则特殊的内心确信以表明前后台理论的成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护民间文化,但这里存在着“权力”上的悬殊,因此还需制度保障当地族群的主体性地位。

民族文化保护 民族旅游 民间规则

姚艳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云南大学民族法学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民间法·民族习惯法学术研讨会

武汉

中文

506-510

2008-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