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阳门的修建与其功能的演变
正阳门巍然屹立于天安门广场南端,是中国明清两代王朝都城的正南门,在京师诸门中,规制最为隆崇。正阳门不仅形象地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军事防御和礼仪制度,也承载了老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正阳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初沿元大都旧称为丽正门,正统年间改今名。因此门位于皇城的正前方,故俗称前门。现存的正阳门城楼、箭楼,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重建和民国初年改建的成果。正阳门自明代建成至今,历经多次修缮、重建、改建,其功能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演变。如今,正阳门是北京城内仅存的一座城楼、箭楼保存完好的城门,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老北京城的一种象征,愈加受到关注。
正阳门修建 功能演变 历史文化 城门建筑
袁学军
北京市正阳门管理处
国内会议
城墙科学保护论坛暨中国古都学会城墙保护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
南京
中文
56-60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