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一意孤行还是理性定位?——中国武侠大片如何真正走向世界

中国新时期电影在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一个高潮期。以《红高粱》等影片为肇始,第五代导演一度用“民俗电影”相继博奕艺术的“柏林”、“戛纳”,以及另类的威尼斯等世界A类电影节,初步为中国电影赢得了声誉。嗣后,第六代导演又在中国电影业欲振乏力的年代,带着自己的小成本独立电影转战于世界各个电影节,也取得了令人不可小觑的收获,直至2006年《三峡好人》还在威尼斯力压诸强勇夺桂冠。这些辉煌业绩,意味着我们的文艺电影已经得到了世人的关注和认可,中国电影已开始在世界影坛树立起自己的艺术品牌。

中国电影 武侠大片 文艺电影

张振华 于晶

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学术委员会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

广州

中文

116-124

2006-12-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