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下华语大片的文化消费及其意义
伴随着从生产到消费的社会结构整体转型,商品逻辑与交换原则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文化作为一种商品的面貌出现也是应然之事。有论者说:“‘消费文化’不只是一个文化概念,也是一个政治、经济概念。此前的现代社会以生产过程和生产者为核心组织社会,当前的社会则是以消费过程和消费者为核心组织起来的社会。”①而众所周知,电影自诞生以来,就处在艺术创作、商品流通以及工业技术的交叉地带,这潜在而有力地决定了电影的文化身份以及在当前社会的文化消费中突出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说,在世界范围内盛行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关注大众文化、影像符号的大量生产与复制,交流的无中介性,恰恰促使影像的文化消费在当下更进一步地深入人心。毋庸置疑,以影视艺术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消费伴随着符号生产、日常体验和审美想象的再次重组,既颠覆了崇高静穆的传统文化,又超越了因追求创新而沉重起来的现代文化,引起了影像叙事的风格杂烩、文化失序和秩序消解等倾向。
华语大片 文化消费 影视艺术 审美想象 影像叙事风格
陈林侠
武汉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68-175
2006-12-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