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电视频道的互动关系结构

也许我们习惯了主持人冲着电视屏幕对着你手舞足蹈地大说一气的场景,就连特写的手指镜头戳到你的眼前也都见怪不惊了。对于初入主持人行当的生手来说,初进演播室最难适应的恐怕是面对一片空洞——除了摄像机之外——却要装作眼前有一群神情专注的观众似的,神气活现地说上一大段。由于言说方式的不同,传播领域中的文学作品,其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分离的状态,读者阅读作品时,是以作者的缺席为前提的。然而,电视与受众的交流更体现一些人际传播的特点,仿佛一种面对面的交流。“对大多数小说而言,在作者与读者的交流过程中,读者的作用是隐而不现的,读者很少被作为谈话对象或接受要求的对象。商业电视则相反,它们不断地讲话,或乞求,或恳求,或要求,或哄骗,或鼓励,试图引诱观众上钩”①。总之,主导者千方百计在电视频道中来模拟人际交流的方式形成叙述者与接受者之间的“我一你”关系。这种“我—你”关系,则把接受者看作叙述的对象,形成两者之间的一种对话互动。 与“我一你”关系相反的是“我一它”关系,“我一它”关系则是客观地陈述事件或传播信息,叙述者与接受者缺乏正面的虚拟互动。在电视频道的实践中,这种“我一你”叙述关系模式渗入到电视频道的各个层面。

电视频道 互动关系 叙述关系模式 主持人

陈立强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

广州

中文

258-264

2006-12-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