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笏形银铤考
白银作为一种贵金属,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被人们珍视和使用。 在制作为器饰之外,白银多以银坯料的的性质存在,唐代之前,从古籍上看这些银坯料的形态为铤形和饼形。但唐代之前靠得住的银铤和银饼实物至今还未曾发现。 进入唐代之后,白银的货币性不断加强,白银进入货币领域,白银性质具有了两重性,一方面它仍是可制作贵重器饰的有价值的金属材料,另一方面它又是具有大额支付、贮藏等功能的货币。为了适应其自身性质由坯料向货币的变化,其形态也有所调整,有所规范,有所区别。
唐代 笏形银铤 白银货币
金德平
中国钱币学会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30-38
200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