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煤炭液化方法的技术、经济对比

煤基间接液化是将煤气化制得的合成气(CO+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油品和化学品的工艺过程。早在上世纪20年代德国就开始了煤的间接液化技术研究,并于1936首先建成工业规模的合成油厂。到1955年,世界上已有18个合成油工厂,总生产能力达到1 Mt/a油。目前,国外商业化的煤间接液化典型技术是南非SASOL公司的F—T合成技术。SASOL-I厂始建于1955年。70年代石油危机后,于1980年和1982年又相继建成了SASOL-II厂和SASOL Ⅲ厂。目前,三个厂年处理煤炭总计达45.9Mt。主要产品为汽油、柴油、蜡、燃气、氨、乙烯、丙烯、聚合物、醇、醛、酮等共113种,总产量达7.6 Mt,其中油品占60%左右。保证了全南非28%的汽油、柴油供给量。SAS固定流化床反应器是迄今为止最大的F—T合成反应器,直径10.7 m,高28 m,单台生产能力达到2500t/d。

煤炭液化 催化剂 合成油厂 间接液化技术

王乃计 纪任山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北京 100013

国内会议

2004年全国甲醇及下游产品生产、技术、市场及发展研讨会

昆明

中文

58-61

2004-04-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