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工业存在的技术难题及未来新技术
中国的化肥工业尤其是中、小氮肥,大多以煤化工为基础,除合成氨以外,还主要包括醇醚合成和双氧水生产,由于中国特色的间歇造气,压缩机有油润滑,技术开发滞后等多种原因,使得上述合成工艺的技术水平、节能指标及有关催化剂寿命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因而,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就会有大的改进和发展。本文在总结差距的基础上,探讨了可行性的发展方向。 小氮肥的高能耗主要与其工艺流程中出现几次的“冷热”病有关:即造气过程中物料的升温与降温,变换工段物料的升温与降温,铜洗工段物料的升温与降温,以及合成工段物料的升温与降温。如果把几个工段合为一个即能显著节能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为此许多科研单位和厂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新技术开发,并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化肥工业 技术开发 节能技术
周红军 吴全贵 潘兆德 郭玉峰
齐鲁石化公司研究院,山东 淄博 255400 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 东营 257061 齐鲁石化公司研究院,山东 淄博 255400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196-198
2004-04-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