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甲醇及甲醇燃料产业化的春天
1994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的第一年;2003年我国石油进口(含成品油)总量超过100Mt的第一年;2003年是我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大国的第一年;2003年是我国正式启动石油战略储备的第一年。 进入21世纪,汽车已渐成我国石油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以2002年为例,国内市场消耗油品总量为155.80Mt,其中汽油43.80Mt,柴油112 Mt。随着汽车进入家庭,这个数字还会逐年攀升。我国液体燃料严重短缺,且是不可持续的.过度依赖石油进口、环境状况迅速恶化,无法以较小的成本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作出应有贡献。因此,煤炭利用战略化转变显得尤为重要,即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从煤气化→热电→清洁液体燃料→化工产品,利用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开创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新能源之路,这甚至被一些业内专家称为将是新煤化工的时代。这个时代的领军产品就是甲醇和二甲醚,二者正是当今日益紧缺的汽、柴油最佳替代产品,是公认的百年清洁新型替代能源。
甲醇燃料 产业化发展 替代能源 石油危机
吴家友
南京巨澜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2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388-390
2004-04-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