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文章介绍了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当前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湖南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全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文章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需要引进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五个字: 急、偏、高、同、缺.“急”,就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偏”,就是偏重于改善村容村貌,不重视全面协调发展.“高”,就是要求较高,预期较高.。同”,就是模式相同,步调相同.“缺”,就是缺资金.建设新农村,事关千家万户,影响千秋万代,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湖南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看,当前应着力探索解决几个问题,一是建立稳定增加的投入机制.应充分发挥政府在资金、物质等刚性投入上的主导作用,创新投入机制,拓宽投入渠道.一是增加财政投入.应逐年提高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特别是新增资金应重点向“三农”倾斜,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事业专项资金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的增长幅度.二是明确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转向农村的具体比例.三是逐年提高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例.四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改革农村金融运行机制,加大金融对农村的政策性支持.加大新型农民的培训力度.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必须加快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应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培训,特别是应继续抓好“百万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的实施,提高农村劳力转移就业能力.推进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是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保险发展.三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四是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加大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支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同时,切实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乡村不良债务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沉重包袱,应采取分类指导和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化解工作.把握舆论宣传的正确导向.既要大力宣传党的支农惠农政策,鼓舞干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士气,又要讲清广大农民是建设主体,不能等、靠,要,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好国家扶持与自力更生的关系,在国家的支持下,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美好家园.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新农村建设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通过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确保湖南新农村建设扎实、稳妥推进。
新农村建设 干部政绩考核 科学发展观
王群德 陈彰德 杜一民
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 长沙 410011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345-349
2009-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