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能源农业发展的环境效益的定量评价和地理分布格局分析

建立能源农业发展的环境效益评价模型,定量估算了中国发展能源农业潜在的环境效益,并对其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2006年,我国利用农村生物质能源可以减少排放SO21674.33万t,NOx 246.57万t,CO215.50亿t,CH47524.35万t,减少排放626.01总N,467.96万t总P,通过使用沼气从而减少砍伐森林2123.99万ha。能源农业发展的潜在环境效益总体上分布不均,省际差异较大。西南、东北以及河南、山东等地是我国发展能源农业环境效益最大的地区。

能源农业 生物质能 环境效益 地理分布

张亚平

环境工程系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6

国内会议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武汉

中文

732-738

2009-06-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