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生化过程对夏季珠江口底层缺氧影响的模拟研究

利用改进的RCA三维水质模型,研究生化过程对夏季珠江口底层缺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密度跃层以上的水体中,耗氧最多的生化过程是DOC(Dissolved Organic Carbon,溶解态有机碳)的氧化反应,平均占珠江口密度跃层以上水体中总耗氧量的68.3%,其次是硝化反应和浮游植物的呼吸作用。密度跃层以下水体中溶解氧收支平衡计算结果则显示,在密度跃层以下的水体中的众多生化耗氧过程中,SOD(Sediment Oxygen Demand,底泥耗氧)占绝对优势,分别占伶仃洋和陆架密度跃层以下水体总耗氧量的86.2%和68.9%。其次才是DOC氧化反应和硝化反应。通过八大口门进入珠江口的陆源POC(颗粒态有机碳)和河口中的海源POC在锋面作用下大量沉积到底泥中,POC在底泥中通过复杂的生化反应生成高SOD,致使SOD的耗氧量在各耗氧因子中居首位。

珠江河口 缺氧影响 生化过程 RCA三维水质模型

张恒 李适宇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州 510275

国内会议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武汉

中文

376-382

2009-06-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