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原位修复受污染水源水研究
以弹性填料为载体,考察了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处理受污染水源水挂膜启动过程,并对曝气强度、水力停留时间(HRT)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性能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模拟河道反应器经24d挂膜启动后,NH3-N、TN、TP、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61%、16.5%、29.6%、16%;HRT24h、体系DO浓度5.5~6.5 mg·L-1条件下,反应系统具有稳定的污染物去除能力,NH3-N、TN、TP、CODM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5.0%、11.1%、11.1%和26.1%。增大曝气量和缩短HRT,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略有下降,后者对生物膜去污性能的影响略大。镜检结果发现,模拟河道反应器运行过程填料表面逐渐发生变化,由无色向棕褐色、褐绿色转变,并出现了藻类、细菌和后生动物等,生物量逐渐增多。结果初步揭示,填料表面附着的生物量及微生物种类与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呈一定的相关性。
受污染水源水 模拟河道生物反应器 生物膜 原位修复
朱亮 黄可谈 徐向阳 徐京 丁炜 冯丽娟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杭州 310029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杭州 310029 金华市水文站 金华 321013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548-556
2009-06-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