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及其阶段性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反映在观念形态上,体现为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或转型。虽然学界不乏关于当代中国文化的学术讨论,但是其中却鲜有真正关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探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现有关于当代中国文化的讨论,要么局限于主流文化的范畴,要么局限于精英文化的层面,将中国文化与中国主流文化、中国精英文化等量齐观。例如,著名学者俞吾金认为,当代中国文化是由中国传统本位文化、苏联马克思主义文化和西方的自由主义文化构成的。这一特殊的文化结构蕴含着以下的文化冲突:一是普世主义与种族中心主义的冲突,二是总体本位与个体本位的冲突,三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共同富裕的冲突,四是发展科学技术与科学主义泛滥的冲突,五是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文化心态的冲突。陈立旭也持类似的观点,认为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选择应该是“三大传统的良性互动”。他所谓的三大传统,即是中国文化传统、西方文化传统、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传统。如果将当代中国主流文化或精英文化视为当代中国文化(或当代中国文化的主要形式),那么什么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 改革开放 阶段性特征
吴理财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中央编译局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376-381
2008-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