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秘色瓷的涵义看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几件越窑秘色瓷

秘色瓷是晚唐、五代、北宋时期浙江越窑为贡奉目的而专门烧造的一种高级青瓷。唐代诗人曾将越窑青瓷比作“千峰翠色”、“秋水”、“冰”、“玉”等,唐人陆羽在《茶经》中也说“越瓷青而茶色绿”。总之,越窑所烧造的瓷器是一种青瓷。既然是青瓷,为什么又有“秘色瓷”之称谓。笔者认为这是具有极深文学造诣和古文字功底的唐代文人综合高级越窑青瓷的釉色和功用而赋予它的一个颇具文学色彩的称谓。“秘”字古作“秘”,虽然按《康熙字典》的解释,其本意为一种香草,“秘色”即一种香草色,但“秘”字的引申意思是“神秘”,“不易测知的、不公开的”。因此,“秘色瓷”中的“秘”字应具有两种意思:一是指釉色;二是指“秘”字的引申意思,即“神秘”,就像我们说“桃色新闻”时,不能将“桃色”解释成“粉红色”一样。

故宫博物院 越窑瓷器 秘色瓷

吕成龙

故宫博物馆 古器物部

国内会议

2007”中国·越窑高峰论坛

绍兴

中文

152-159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