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以民营上市公司为例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一直是我国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之一,然而在企业现实经营过程中却不断出现为了治理而治理的现象,许多企业将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企业的终极目标,忽略了公司治理作为提高企业绩效的手段而存在的意义,而且这一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社会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误导和强化,其中影响比较广泛的有上证所和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前者编制了公司治理评价标准,并将据此编制出公司治理指数,用于评价上市公司治理规范性和整体水平,后者以李维安教授为核心,在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上,创建并推出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及“南开治理指数”( CCGINK),诸如此类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种类繁多,如中国证券报、清华大学、财政部统计评价司,等等,当然,这不是我国特有的现象,欧洲的戴米诺( Deminor)公司、美国标准普尔(Standard&Poor)公司、里昂证券公司等都有自己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和业务,而香港证监会、泰国证监会等官方机构在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应用方面也不遗余力。

民营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公司绩效 评价体系

徐传谌 刘世峰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暨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学术研讨会

长春

中文

220-228

2007-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