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对大鼠肺损伤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对大鼠肺损伤的机制,寻找敏感的生物标志物。 方法:56只Wistar大鼠(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4组,即1个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进行TSP气管注入染尘。实验组大鼠分别注入TSP(7.5,15,30)生理盐水混悬液1mL,对照组注入1mL生理盐水。观察3周后,计数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WBC总数,测定大鼠血清及BALF中生化指标的水平及酶的活性。 结果:染尘大鼠血清及BALF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增强,尤以中、高剂量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中、高剂量组BALF中WBC总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升高(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及SOD活性呈上升趋势。 结论:TSP具有自由基作用,并可引起肺部炎症及内皮细胞损伤。AKP及SOD可作为肺损伤早期的敏感指标。
总悬浮颗粒物 肺损伤机制 生物标志物
王任群 赵肃 王灿 金焕荣 肖纯凌
沈阳医学院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487-490
2007-08-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