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南明弘光政权的“联清灭顺”方针
崇祯十七年(1644)四月中旬,当李自成起义军攻克北京及崇祯皇帝丧命的消息传到南京以后,故明南京文武大臣们便商议拥立一位新皇帝,以重新建立统治南方半壁江山的明朝政权。五月十五日,神宗之孙、福恭王朱常洵之长子朱由崧终于被推上了皇帝的位置,改明年为弘光元年,标志着南明弘光政权的正式建立。就在故明南京文武大臣酝酿建立弘光政权的过程中,李自成起义军因山海关一战不敌吴三桂与多尔衮率领的满洲贵族的联军而仓皇退出北京。多尔衮获悉这个消息之后,立即下令诸王、贝勒、贝子、公等率领八旗军追击李自成,自己则于五月初二日由朝阳门进入北京。从此,北京再次更换了主人,由李自成起义军转手到了清朝。所以,如何面对北京的新主人——清朝,是弘光政权必须解决的问题,而且它直接关系着弘光政权的生死存亡。然而,在弘光政权立国的一年时间里,特别是在其前期,除了个别有远见、头脑清醒的官员主张自强外,朝廷上下几乎全都沉浸在借用满洲贵族的兵力剿灭李自成起义军的美梦里,成为处理各支政治势力相互关系的指导方针。弘光政权正是在这种“联清灭顺”方针的指导下,一味退缩观望,坐失良机,最终加速了自身的覆灭。
南明时期 弘光政权 联清灭顺方针
李小林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80-83
2007-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