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略论“无名白”

“无名白”本义是指没有名气的白丁。明朝时专门用来指代阉割后入不了宫、做不了太监之人。这一称呼最早源自唐朝。其时宫中内宦气焰嚣张,权势登峰造极,以至能随意任免朝臣、扶立皇帝,私自阉割一时竞成风气,出现了大量不由诏命而自官之人,被时人称为“私白”。之所以会有这样一种叫法,主要是因为隋朝以后官刑作为刑罚的一种手段被正式废止,实施阉割被称为“净身”,“白”也代表这种意思。明代宦官势力再次强盛,自官现象亦随之严重,远远超出了皇宫的需求,“无名白”的数量急剧增加,渐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明朝 无名白 宦官势力

魏影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大连

中文

158-162

2007-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