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语言符号理据性面面观

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之争,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约定论”跟斯多葛学派的“本质论”之争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实之争一开始,延续至今,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索绪尔开始,任意性的主张占了绝对优势。特别是乔姆斯基的“句法自主论”,更把语言现象的任意性推到了极点。不过,近年来随着当代功能学派的发展,理据性的主张又开始上升。

语言符号 理据性 任意性

陆丙甫 郭中

上海师范大学 南昌大学

国内会议

21世纪第三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

杭州

中文

25-39

2005-06-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