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省属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刍议

随着汉语热的不断升温,许多省属高校也陆续增设了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相对于其它部级重点高校相比,无论是地缘优势还是智力优势,省属高校都有着不小的差距,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一切优势资源搞好对外汉语专业建设,是诸多省属高校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是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包括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实践体系设置等诸多环节。对外汉语首先是汉语,其次才是对外的。汉语是基础,对外是目标。没有扎实的汉语基础,是无法对外的。教育部制定的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具有较大的弹性,有很大的扩展空间,适合不同层次、不同专业背景的高校,各省属高校可以结合本校优势品牌专业来建设对外汉语专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课的同时,兼修部分文体、理工类课程,这样,一来可以对来华人员进行专业汉语培训,二来可以让毕业生走出国门,以汉语为桥梁,传播中华文化和先进的技术。课程的设置也极具科学性。语言课、文学课、技能课、文化素质课;中文课、外语课等各类课程按怎样的比例搭配才算合理?有没有一个全国的既定标准?在目前各省高校学术背景不一致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对外汉语专业的师资也是制约该专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作为新增专业,许多省属高校并没有专门的师资,其教学力量多是从相关专业转岗转型而来,有的老师根本就没有过对外汉语教学经历,因此,教学中理论多于实践,往往停留在纸上谈兵。在学校编制普遍偏紧的情况下如何引进专业人才,如何加强师资队伍的中短期培训,促进原有教师的转岗,是当务之急。走出去和请进来,举办专班培训,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必须贯穿整个四学年,要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动口能力的培养。要利用国内国外一切资源,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高校必须善于走出去,以亚洲周边国家为起点,建立合作办学机制,促进双方学生的交流,互惠互利。鼓励对外汉语专业教师结合专业实际,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科研。要加强教研经费投入,加大教改力度,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建立远程培训基地,足不出户就可以传播汉语。

高校 对外汉语专业 教学效果 教师队伍建设

李爱国

湖北成宁学院人文学院

国内会议

2010年全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35

2010-12-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