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建立系统模拟课堂——以初级汉语口语课为例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己开设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旨在为汉语国际推广培养优秀的教学人才。但由于大部分本科教育无法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使得对外汉语教学师资水平良莠不齐。针对这个问题,本文认为应在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加入“模拟课堂”训练。 本文以初级汉语口语课为例,对“模拟课堂”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构想。影响“模拟课堂”的因素有:学习者的自身因素和模拟方式。学习者自身因素包括汉语水平、国别、年龄等,这方面因素是影响“模拟课堂”训练效果的最主要因素。 初级汉语口语课模拟训练的实施包括前期工作、“模拟课堂”流程、评价环节。前期工作应使学生明确初级汉语口语课的特征;通过听课感受口语课教学技巧;准备试讲材料,应注意交际性、科学性等原则;向学生提供教学模板,将“模拟课堂”模块化。 本文将“模拟课堂”流程分为说课、试讲、评价三部分。“说课”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所教授的内容和课型,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试讲”环节考察学生如何落实教学过程;“评价”环节将采取自评、他评的方式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总结。

模拟课堂 初级汉语口语课 试讲 教学实践能力

刘莺倩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人文学部

国内会议

2010年全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40-246

2010-12-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