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社会建设中水资源管理问题
国家对水资源管理的理念、方针、政策和策略应通过法律法规形式予以确定,以保证连续性和稳定性。市场经济是规则经济,各种经济活动也必须依据规则开展,需要通过法规来规范全社会对稀缺资源的利用。《水法》是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还应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和水利发展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理念,完善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动国家水权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①管理机制应体现科学、民主和依法执政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形成政府有效调控、市场正确引导、社会适度参与的水资源管理决策和执行体系。以利于节约管理资源和提高执行效率;充分整合已经存在的各种信息.减少冗余的信息分析论证工作,减少虚假信息对决策的干扰,以利于降低决策成本和提高决策质量;②应根据行政功能构建执行体系,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高效率行政的关键是减少执行体系中间层次和决策执行环节,提高执行体系的整体协调性;③管理人员是现代化管理的核心,既是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又是体系其他要素的制定和使用者,管理人员素质必须适应现代化管理各种要求。
节约型社会 水资源管理 《水法》 管理体系
吴晓磊
河北省栾城县河道管理办公室,河北栾城,051430
国内会议
石家庄
中文
54-55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