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近30年来的农村贫困与减贫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资源限制与技术停滞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无法摆脱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低下,特别是经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民众普遍贫困。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在反贫困方面的表现举世瞩目。许多研究显示快速经济增长和社会结构的变动是大规模削减贫困的关键因素,但政府专门的扶贫政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综合相关研究情况,回顾了30年来我国农村贫困及扶贫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农村贫困问题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制定进一步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提供了一些思路。

农村贫困 减贫措施 经济增长 发展模式

侯伟丽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研究所

国内会议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

长沙

中文

489-502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