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粳稻材料诱变育种研究初报

为利用空间诱变技术培育水稻新品种,2006年9月通过(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三个水稻品种的种子,返地种植后,逐代考察了后代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SP1代与对照差异不显著;SP2代群体的单株间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出现了强烈的广谱分离,变异频率高达4.09%。SP,代部分株系开始稳定。SP4代基本进入稳定状态,筛选出的突变株系最高增产幅度达到29.8%,抗病性明显提高。实践证明:水稻干种子在空间条件下所产生的变异频率高,变异幅度大,并能够稳定的遗传于后代,有望选育出水稻新种质资源。

诱变育种 水稻种子 粳稻材料 遗传变异

梁乃亭 魏玉波 布哈丽且木

新疆农科院核技术生物技术所,乌鲁木齐 830091

国内会议

全国空间诱变育种与粮食安全论坛

深圳

中文

92-96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